2008年8月18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怎样给“小电驴”踩刹车
不妨从生产销售环节就上“安全锁”
本报记者 蔡亮

 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方便的代步工具,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“小电驴”。据统计,目前杭州城区的电动车总数已达到70多万辆,并以每年10万辆左右的速度增长。然而,另一组统计数据却让我们忧虑重重:今年上半年杭州市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已造成61人死亡,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16.31%。
  按照《浙江省电动车强制性地方标准》规定,电动自行车的车速最高限定为20公里/小时。然而,记者从杭州交警部门了解到,电动车超速行驶在马路上已非常普遍,“现在不少电动自行车厂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,都把电动自行车车速设置得很快,不少电动车在实际行驶中可以达到60公里/小时,这样的‘非机动车’比市区的汽车跑得还快。”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、交警支队支队长赵野松告诉记者,车速过快已成为电动车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。
  今年5月1日起,《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。条例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动或拆除电动车限速装置,否则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,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将扣留该车至恢复原状。此外,驾驶电动自行车超过国家规定的行驶时速的,将被处以50元罚款。
  记者在下班时间到杭州几个繁忙路口进行了观察,发现电动车速度明显过快的现象十分普遍。而由于车速过快发生擦碰也很常见。已经实施的条例为何仍不能让电动车减速?
  一位交警告诉记者:“关键是执法存在难度。”他说,之所以不好处罚,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杭州还没有针对电动车的测速仪器,因此无法掌握电动车超速的证据。“像闯红灯或者骑车带人都是显而易见的,处罚起来有据可依,但是超速就不行。汽车可以用测速仪、电子警察掌握超速的证据,而电动车速度目前只能靠目测,大多数情况我们只能拦下来批评教育。”另一方面,电动车数量太多,行动灵活,很容易脱离交警的监管,实际执法过程中难度很大。
  那么,超速的电动车又是怎样流到市面上来的呢?记者在杭州凤起路、文二路的几家电动车销售市场采访时发现,尽管目前出厂的电动车都配有限速器,但许多电动车的限速器都形同虚设:只需将限速器上的限速线拔掉,电动车就可以达到较快的行驶速度。而在应付检查和审核时,也只需把限速线插上即可。这个改动过程非常简单,一般维修人员两分钟就能轻松搞定,甚至普通人都可以自行操作。
  有关人士表示,电动车要减速,仅仅靠处罚在道路上的超速车辆是不够的。一方面要对生产、销售源头进行严格管理,杜绝超速的车辆流向市面。另一方面,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,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,自觉拒绝购买和使用超速电动车。